揭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今天学习“圆的面积”。(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师: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会想到什么?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呀? 生:这堂课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是怎样求出来的。 生:学生圆的面积公式。 师:你们知道圆的面积公式后,你们还想到什么问题? 生:圆的面积公式根据什么推导出来的。 师:对!刚才这几位同学跟老师想的一样。这堂课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出示小黑板上的板书,学生齐读。)1. 计算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2. 这个公式是怎能样推导出来的? [评:这种揭示课题,设计新颖,启发学生自己提出教学的要求,这样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师: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 生: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用投影机放出上述图形)。 师:上面这五种图形和今天学习的圆形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生:上面五个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下面的圆形是由曲线围成的。 师:因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计算圆的面积就比较困难了。能不能直接用面积单位去量呢? 生;它是圆的,用面积单位直接量是有困难的。 师:究竟用什么方法,请大家阅读课本,在课本中寻找答案。(学生阅读课本后,纷纷举手要求回答) 生:我们可以用图形转化的方法,求圆的面积。 师:这个办法很好。那么把圆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形。 师:以前我们学习的哪些图形也是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用投影机放出几种图形的转化图解,边出示,边讨论)
[评:启发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这种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生新知识作好铺垫,能够促进学生充分运用迁移规律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新的知识结构。]进行新课 师:我们先用一个简单办法,猜想一下圆面积的公式。把一个圆4等分,用半径作边长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可用r
2
表示。在这个圆上可以画同样的4个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可以用4 r
2
表示,你们观察一下这个圆的面积等不等于4 r
2
? 生:不等。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个圆面积还要加上外面的4小块,才是4 r
2
。 师:这个圆的面积比4 r
2
小,等不等于3 r
2
呢? 生:看上去比3 r
2
又要大一些。 师:现在我们可以大致估计一下,这个圆面积要比3 r
2
多一点,也就是r
2
的3倍多一点。至于多多少,现在就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要求学生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圆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拼成一近似的长方形,学生可以一边看书,一边操作)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拼成的是什么图形? 生:近似于长方形。 师:说得很好,为什么说近似长方形,哪里不太像? 生:长边都是许多弧形组成,不是直线。 师:这里我们把圆分成16等分,还能分吗? 生:可以分成32等分、64等分、128等分…… 师:究竟能分多少份呢? 生:无数份,可以永远分下去。 师:对。这就是说,分的份数是无限的。你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分的份数越多,长边就越接近直线,这个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师: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教师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在课桌上拼出的图形,一边讨论,一边逐步写出推导的过程。) 长方形面积= 长 ×宽 ↓ ↓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 ↓ = πr × r = πr
2
师:现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圆面积是以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多少倍呢? 生: π倍。 生:约等于3.14倍。 师:刚才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圆面积的3 r
2
多一点,现在推导出来的圆面积公式是πr
2
,也就是约等于3.14 r
2
。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再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回答略) [评:打破了过去教师演示教具学生看的框框,而是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并渗透转化、无限等数学思想,让学生自己从尝试中推导圆面积的公式。]巩固新课 采用抢答比赛的形式巩固新课。把学生分成4组,每组的底分为100分,答对1题加10分,答错1题扣10分。抢答题用投影片逐题出现: (1)计算圆的面积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一个圆的直径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圆和正方形哪个面积大?
(3)半径是1米的圆,面积是3.14平方米,半径是2米的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圆能不能转化成三角形,来推导出求圆面积的公式? (出示第4题前,教师宣布:第4题比较难,要先用学具摆,用相等的16个扇形先摆成三角形,然后观察,再写出推导过程。谁回答正确得30分。学生情绪高涨,都积极思考,抢着摆学具,抢着到黑板上写出推导的算式。) 三角开面积= 底 × 高 ÷ 2 =
× 4r ÷ 2 =
× 4r ÷ 2 =2πr × r ÷ 2 =πr
2
[评:用抢答形式巩固新课,设计新颖,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特别第4题作为思考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小结 师:这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热烈发言,最后教师总结,解答了课一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 叮铃铃,下课钤响了,这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评:课堂小结时间虽短,但能使学生认识升华一步,同时做到前后呼应,使整堂课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这堂课最大的特点,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能充分发展思维。]
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三) 教案
时间:2022-12-05 11:03:53
作者:星火作文
字数:7237字
上一篇: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映射 教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最新文章
- 1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三) 教案
- 2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映射 教案
- 3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集合 教案
- 4高中数学 下学期 4.9函数y=Asin(ωχ+φ)的图象2 教案
- 5高中数学 下学期 4.10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教案
- 6高中数学 上学期 3.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案
- 7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逻辑联结词 教案
- 8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案
- 9高中数学 下学期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 教案
- 10高中数学 下学期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 教案
- 11高中数学 上学期 2.3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 教案
- 12高中数学 不等式证明(第六课时) 教案
- 13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教案
- 14高中数学 第一册数列 教案
- 15高中数学 上学期 1.7 四种命题 教案
- 16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2.2.1函数的概念 教案
- 17高中数学 第一册三角函数 教案
- 18高中数学 关于《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说课 教案
- 19高中数学 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 教案
- 20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函数的应用举例 教案
猜你喜欢
- 高中数学 指数函数 教案
- 高中数学 下学期 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1 教案
- 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正余弦函数的图象 教案
- 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指数函数 教案
- 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第二册第八章第一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说课教案 教案
- 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约分 教案
- 高中数学 第一册函数的概念 教案
- 高中数学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案
- 高中数学 第一册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教案
- 高中数学 第一册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教案
- 高中数学 上学期 2.1 映射 教案
- 高中数学 下学期 4.8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 教案
- 高中数学 数列 教案
- 高中数学 上学期 2.8 对数函数 教案
- 高中数学 上学期 2.2 函数 教案
- 高中数学 下学期 5.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1 教案
- 高中数学 上学期 3.2等差数列 教案
- 高中数学 集合 教案
- 高中数学 交集、并集 教案
- 高中数学 数学教案-等比数列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