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理解

登高 阅读答案

时间:2023-03-15 15:06:23 作者:豆瓣评书 字数:5549字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通俗地说,就是理想。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能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顾炎武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顾炎武听罢,徐徐起身,振衣而立,与之相和: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正是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个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事虽未成,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

(摘编自沐斋《登高》)

1.下列关于登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说明了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B.夏日炎炎,雨雪霏霏,春花灼灼,落木萧萧,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流传下来的诗句中描写登高时所见的不同的景色。

C.由于人的视野有限,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所以古人的登高,也是想看一看自然的山川,或人造的楼台。

D.文人登高,是想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如同好汉饮酒一浇胸中块垒一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同登一座山峰,所写的诗句意味相差很大,是由于每个人在登高时所思所感不同,而这又与个人的身世、境遇、价值取向等密切相关。

B.儒家的登高、道家的登高和皇帝祭祀封禅的登高,虽然目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他们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C.孔子所说的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逝者如斯夫这两句话,概括了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前者指高,后者指远。

D.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其远志便能发自心底,这是因为儒家提倡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或为了某个节日,而是为了一展胸襟,古代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自然就具有展示其胸襟,体现其怀抱的作用了。

B.钟子期用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来形容伯牙抚琴的声音,是听出了伯牙的志趣,伯牙胸中的逸气是通过不同的琴声表现出来的。

C.顾炎武联合爱国志士以图恢复大业,在和他的同志们告别时,相对把盏,在青山之巅,远眺人好河山,不同的人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怀。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儒家入世之登高价值所在,顾炎武和他的同志其心其举与历代文人登高时一展胸襟所体现的价值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

1.C

2.C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