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法
朱熹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①,则亦虚心静虑,勿遽②取舍于其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③,以验其通塞,则其尤无义理者,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复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则似是而非者,亦将夺于公论④而无以立矣。大率⑤徐行却立⑥,处静观动,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⑦;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选自朱熹《童蒙须知》)
[注释]①纷错:纷繁错杂。②遽(j?SPAN>:仓促。③之所之:到所要去的地方,即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④夺于公论:被公认的见解所更改。⑤大率:大多。⑥却立:后退站立,形容小心谨慎。⑦节目:木头节子,即关键之处。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然后可以有得尔 ▲ (2)则其尤无义理者 ▲
(3)不待观于他说而先自屈矣 ▲ (4)复以众说互相诘难 ▲
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勿遽取舍于其间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B.以验其通塞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而求其理之所安 何陋之有(《陋室铭》)
D.则似是而非者 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
翻译: ▲
12.选文先提出 ▲ 的观点,接着分析了如何读书,最后运用两个比喻分别论证了 ▲ 和 ▲ 的读书方法。(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9.(4分)(1)这样(2)特别,尤其(3)屈服(4)再,又(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B 11.(2分)如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有所不通的地方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 12.(3分)读书应熟读精思 读书要先易后难;读书要平心静气,从容处之,不能急躁。
参考译文:
看书大多数都必须先要熟读,让书上的语句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嘴巴,紧接着就精心地思考,让它的道理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这样以后可以有所收获了。至于那些对于文章道理有疑惑的地方,各家说法纷繁错杂,就也要虚心静静思索,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各家意见中确定谁对谁错。先假定一种说法自己单独列为一说,然后顺着文章的思路去想,来验证它思路的通畅和阻塞。那么那些特别没有道理的说法,不等到和其他的学说相比较,就已经自己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论互相诘问反驳,然后寻求它的道理的稳妥,来考证它的正确或错误,那么好像是对其实是错的,也将被公众承认的说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了。一般情况下,慢慢地停下来看,用平静的心态来观察发展变化,如攻击坚硬的木头,先攻击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攻击它的关键之处;如解开缠乱在一起的绳子,有所不通的地方就暂且放在那儿慢点去处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