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唐代]:王昌龄
独饮灞上亭,寒山青门外。长云骤落日,桑枣寂已晦。
古人驱驰者,宿此凡几代。佐邑由东南,岂不知进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载。
道契非物理,神交无留碍。知我沧溟心,脱略腐儒辈。
孟冬銮舆出,阳谷群臣会。半夜驰道喧,五侯拥轩盖。
是时燕齐客,献术蓬瀛内。甚悦我皇心,得与王母对。
贱臣欲干谒,稽首期殒碎。哲弟感我情,问易穷否泰。
良马足尚踠,宝刀光未淬。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
诸将多失律,庙堂始追悔。安能召书生,愿得论要害。
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虽有屠城功,亦有降虏辈。
兵粮如山积,恩泽如雨霈。羸卒不可兴,碛地无足爱。
若用匹夫策,坐令军围溃。不费黄金资,宁求白璧赉。
明主忧既远,边事亦可大。荷宠务推诚,离言深慷慨。
霜摇直指草,烛引明光珮。公论日夕阻,朝廷蹉跎会。
孤城海门月,万里流光带。不应百尺松,空老钟山霭。
獨飲灞上亭,寒山青門外。長雲驟落日,桑棗寂已晦。
古人驅馳者,宿此凡幾代。佐邑由東南,豈不知進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載。
道契非物理,神交無留礙。知我滄溟心,脫略腐儒輩。
孟冬銮輿出,陽谷群臣會。半夜馳道喧,五侯擁軒蓋。
是時燕齊客,獻術蓬瀛内。甚悅我皇心,得與王母對。
賤臣欲幹谒,稽首期殒碎。哲弟感我情,問易窮否泰。
良馬足尚踠,寶刀光未淬。昨聞羽書飛,兵氣連朔塞。
諸将多失律,廟堂始追悔。安能召書生,願得論要害。
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狽。雖有屠城功,亦有降虜輩。
兵糧如山積,恩澤如雨霈。羸卒不可興,碛地無足愛。
若用匹夫策,坐令軍圍潰。不費黃金資,甯求白璧赉。
明主憂既遠,邊事亦可大。荷寵務推誠,離言深慷慨。
霜搖直指草,燭引明光珮。公論日夕阻,朝廷蹉跎會。
孤城海門月,萬裡流光帶。不應百尺松,空老鐘山霭。
唐代·王昌龄的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 王昌龄的诗(212篇) 〕
宋代:
张元干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處。陵遷谷變總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東。
西窗一夜蕭蕭雨。夢繞中原去。覺來依舊畫樓鐘。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風。
宋代:
张靖
玉勒嘶风出锦城,山光野色助离情。行行莫倦神华远,芳草连云伴去程。
玉勒嘶風出錦城,山光野色助離情。行行莫倦神華遠,芳草連雲伴去程。
:
何乔新
潭阳远在夜郎西,石径萦纡路转迷。俗犷犹存盘瓠旧,树深惟听鹧鸪啼。
茅檐彫弊哀三户,岚霭氤氲接五溪。欲吊灵均何处是,江头兰芷正凄凄。
潭陽遠在夜郎西,石徑萦纡路轉迷。俗犷猶存盤瓠舊,樹深惟聽鹧鸪啼。
茅檐彫弊哀三戶,岚霭氤氲接五溪。欲吊靈均何處是,江頭蘭芷正凄凄。
明代:
石宝
从仕二十载,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转,无问喧与僻。
最后移阙西,地位更平直。趋鼓向启明,绕尽宫树碧。
從仕二十載,蔔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
最後移阙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
元代:
吴景奎
毗赞仪曹觐九关,南从宰属缀鹓班。庾楼月上偕僚佐,郎省星移镇獠蛮。
叶落洞庭秋雨后,书来吴会莫云间。阴阴官柳相迎送,天骥催归十二闲。
毗贊儀曹觐九關,南從宰屬綴鹓班。庾樓月上偕僚佐,郎省星移鎮獠蠻。
葉落洞庭秋雨後,書來吳會莫雲間。陰陰官柳相迎送,天骥催歸十二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