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力
课
题
什么是力?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感到学习有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难点
:
力的概念(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
教
具
:
弹簧
、
乒乓球
、排球、磁铁、小车、铁钉、
锯片
、
汽球
、海绵;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
:
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新课引入
先设计悬念,激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力”,再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一段内容,再让学生说出常用“力”字的词及其意义。(接着让学生体验下面的过程)
1、学生紧握拳头。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学互相掰手腕。
3、全班学生用力搬起课桌站立10秒钟。
让学生谈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出平时用力的一些动词,如:推、拉、压、握
……
。然后讲解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结晶,如: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觉到肌肉紧张。在此基础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课题。
(多媒体投影)
:
什么是力
新课教学
:
一、力是什么?
(
多媒体投影
)
1、观察、演示:
(
多媒体投影
——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①
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②
接着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
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
?
(教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
③
学生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多媒体投影
)
④
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
多媒体投影
——
A、B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
结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
⑤学生
总结出: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推、拉、提、压等的作用,即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学生对“作用”的疑问,教师对此进行解释: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
括:
(
多媒体投影
)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教师讲解:综上所述,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叫
施力物体
,受到力的物体叫
受力物体
。(
多媒体投影
)
(学生懂得从例子中分辨这两种物体)
3、多媒体投影上述记录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物体力作用的体会
4、鼓励学生由体验提出疑问:
一个物体能否发生力的作用?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从主观感觉出发,有碍概念的理解,例如:紧握拳头时,手没接触别的物体而肌手也紧张,认为一个物体也能有力的作用(处理方法,让学生握拳体会手指与手掌的相互挤压。手指、手掌为两个物体)。
学生总结出:
单独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观察和体验:(
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提出问题,再次激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一个人摔倒在地是怎么站起来的?
1
、学生实验:
①
让全体学生举手拍书桌
②学生用双手拉弹簧
2、(多媒体投影)
①
站在滑板上的学生推墙后的场面;
②
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为什么前进?
③
观察球从高处落地后的情况,引导学分析得出结论;
3
、总结(结论):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运用:
划船时船浆向哪个方向划?为什么船能前进?
(多媒体投影)
5、质疑讨论:
甲乙两同吵架,甲用手打了乙的脸,脸痛手不痛,是脸受到了力而手没有?
6
、
做
一
做
:
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
(
多媒体投影
——
火箭)
原因:
气球向后压出气体,反过来气体向前推气球
三、力的作用效果
先提出问题:物体间力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怎样知道物体是否受到了力呢?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教师讲解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由学生的实验概括出结论
(多媒体投影和学生实验相结合)
1、
学生演示:两名学生传接排球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学生演示:
(
1
)轻压气球
(
2
)轻拉压弹簧
(
3
)使锯片变弯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
、质疑讨论: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压桌面,桌面看不出变化,从而提出: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不都是能产生效果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多媒体投影帮助释疑。)
四、理解知识,发展智力:
创设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重视个体,激活学生思维,并使学生获的成就感
(
穿插于过程
)
1.
马拉车时车,车随马前进,可见车受力而马不受力对吗?
2.
脚踢球时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这时受到球作用的物体是什么?
3.
人站在地面上不动,人就不受力吗?
4.
磁铁能够吸引铁钉,铁钉也能吸引磁铁吗?
5.
玻璃杯摔到水泥地上为什么会碎?
6.
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7.
让学生吹好气球后,再放开,气球就会从手中飞出去,分析原因。由此你获得什么启示?
五、探讨总结
(多媒体投影)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
独存在;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
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运用这个知识
解释生活、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些实例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教师结束语:
有的力很小:小蚂蚁搬着面包屑,细雨纷飞飘落;分子在吸引,在排斥。有的力很大:狂风巨浪,轰然巨响,火箭腾飞,斗转星移,宇宙奇观,力真美妙!关于力还有更神奇美妙的力学现象,同学们回去后按探究问题探究,如果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大家再来共同探讨!
七、探究问题
1、力的大小如何比较?
2、怎样对力进行测量?
3、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