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苏轼的诗 > 真兴寺阁

真兴寺阁

[宋代]:苏轼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真兴寺阁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阁远眺但见山川和城郭,渺渺冥冥浑同一体难以辨认。

市人的喧闹与鸦鹊啼鸣,远远听来合成了一种声音。

这个寺阁到底有多么高峻?这个寺阁又是谁人经营?

侧着身子可以送走落日,举起手来就能攀摘飞星。

当年那位姓王的中书令,曾把终南山的林木砍伐干净。

绘下自己的画像留在阁中,面色铁黑目光炯炯。

身躯有八九尺高大,和寺阁一样气度峥嵘。

古代虽有许多人粗暴骄横,作的事却常让世人惊叹。

登阁的人还紧张得张口喘息,造阁的人不知何以能够承担!

为何不仔细观看这一寺阁,就可以知道王中书有多么英勇大胆。

注释

⑴真兴寺阁:在凤翔城中,高十余丈,为宋初河阳三城节度使王彦超所建。

⑵漠漠:密布、广布貌。

⑶浩浩:旷远貌。

⑷引手:伸手。飞星:流星。

⑸王中令:指王彦超,临清(今属山东)人,历仕晋汉周,累官河阳三城节度使,以功加检校太师。北周及宋初曾两任凤翔节度使,宋初加兼中书令,封邠国公。中令,中书令的省称。

⑹斫(zhuó)木:谓砍伐木材建筑寺阁。南山赪 (chēng):谓终南山林木被伐尽,山岭赤裸呈红色。 赪,赤色。

⑺写真:画像。

⑻铁面:黑脸。眼有棱(léng):谓目光炯炯有神。

⑼身强:一作“身长”。

⑽峥嵘(zhēng róng):高峻,并谓气象超越寻常。

⑾暴恣(zì):暴戾骄纵。

⑿令世惊:一作“今世惊”。

⒀呀喘(chuǎn):张口喘气。

⒁胜(shēng):承受,力能担任。

⒂曷(hé):何,何故。

⒃其人:指王彦超。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22-324

2、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8-19

3、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5-26

真兴寺阁创作背景

  这首五言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这一年作者以直言极谏策问列入三等,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开始进入仕途。此诗作于凤翔,为《凤翔八观》中的第六篇。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22-324

真兴寺阁鉴赏

  诗的起笔四句从“山川与城郭”至“浩浩同一声”,总写此阁的高峻。诗人登临阁上,但觉山川城郭,冥冥漠漠,仿佛同为一个形体。世人纷杂的声音,和鸦鸣鹊噪,浩浩茫茫,混合在一起。这四句起得突兀,写得极为传神。化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句意,但意象有所扩大,写的是凭高纵目,所见各类形态,旷远微茫,所闻的种种音响,也难以辨别的景况。次四句由阁之高而引起遐想。前两句故作设问:“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这两句是说:这真兴寺阁,究竟有几多高呢?又是何人所营建的呢?后两句“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用形象化的语言,先回答“几何高”这一设问。作者说:登临此阁,几乎侧着身子,就可以目送太阳落山(这是俯视所感)。伸出手来,竟可以攀摘飞星(这是仰观所觉)。两句用虚写表明实际感受,生动恍惚,极夸张之能事。接着以“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两句,回答了上文另一设问“何人之所营”。作者说:当年王彦超将军,以凤翔节度使加中书令的身份,驻节凤翔府,曾经伐木于州南的赪山,建成此阁。王中令因何建阁,作者并没有提起,但在下面四句:“写真留阁下······与阁相峥嵘。”勾勒出他的形象:此人建阁之后,曾在阁下留有画像,他面色铁黑,眼光有如紫石棱,有将军的气概。他身长八九尺,此像与此阁都峥嵘高峻,给人以威严的感受,使人印象很深。

  诗的最后,作者以“古人虽暴恣”等六句,写诗人的所感。作者认为有些古人(包括诗里的王中令),其人虽说恣睢暴戾不足称道,但他们所作之事,也使世人为之惊奇。即以此阁而论,登者尚且感到惊讶吁喘,不知道建阁之人,具有何种胆量,能泰然胜任。结尾“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作者更加强语气说:君如不信,何不观看此阁,则知王中令,亦为勇猛英杰之辈,是不能拿一般的武人来看待他的。

  全诗饶有俊爽高迈之气,写阁写人,都用主动形象的词采。作此诗时,作者年方二十六岁,豪迈英爽,正是壮年作品的特征。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重阳侍老人饮

宋代陈文蔚

九十慈亲鬓发播,今年菊早去年花。

一尊细说重阳事,似此清欢有几家。

南园

明代薛始亨

南园文酒社,昭代几人倡。尔雅推前辈,风流继盛唐。

草深方躅泯,席冷古弦张。谁念沿洄者,睪然叹汪洋。

月夜泊石牛

清代金居敬

人静黄昏后,扁舟泊石牛。乱虫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乡心远,诗分客路忧。姮娥流素影,伴我住滩头。

忆王孙 其二 游西施山

清代毛奇龄

西施歌馆旧城东。画栋朱栏映碧空。花絮阴阴趁晚风。

翠重重。石上胭脂堕雨红。

陇上遇雨

宋代刘跂

陇上怕雨竟遇雨,空山路穷避无所。昆阳之战飞屋瓦,白登之围矢交下。

从者散去马可怜,故人借我非我马。上坡历块已攲侧,下坡流滑攒四脚。

伤时感怀 其二

宋代王十朋

帝乡五载乱离中,亿万苍生陷犬戎。二圣远征沙漠北,六龙遥渡浙江东。

斩奸盍请朱云剑,射虏宜贯李广弓。借问秦庭谁恸哭,草茅无路献孤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