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题柳”之人应为飞卿本人,题柳、咏柳非其本意,诚如刘学锴先生所言,应是有所寄托的。此诗整体风格纤软柔媚,三四句又引入张静婉、董娇饶,故主旨与女子有关应非妄言。然而“羌管一声何处曲”所吹之曲则未必与《杨柳枝》有必然关系,飞卿或者只借用羌笛悲凉的声色而传递一种哀婉的情绪而已。飞入千门九陌和宫墙之内的当不仅仅是如雪之花,应该还有飞卿所吹奏的哀婉之音。“两自知”的两位主角则应是飞卿与宫墙内某位善歌舞的女子,二人或许有一段恋情,如今却被宫墙阻隔。于是飞卿题柳、吹笛以寄、传惆怅哀婉之思。
温庭筠简介
唐代·温庭筠的简介
![温庭筠](/d/file/p/eea9a50d2fd6ad1f6a3bd94b6e49818f.jpg)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诗(342篇)〕猜你喜欢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出自 宋代 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出自 宋代 淮上女: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出自 唐代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出自 宋代 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