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襄阳雄盛时期,镇守襄阳的山间经常在习家池醉饮。
相随而来的钓女,来到池边,竞相窥视她们自己妆扮过的映在池中的倩影。
清波荡漾荷花盛开,依依垂柳映绿了水岸。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参参:草木茂盛;细长的样子。
往日的繁华已经消逝,人物也不似当年,四望习池已变得一派荒凉,人迹稀少。
往日意气风发豪华风流的一代人物都不见了,只有荒草露水沾湿着游人的衣服。
此处虽然萧条了,但是一大早就来此为送别饯行的,并在这里放牧将要远行的马匹。
一直到红日渐斜,远行人才上马而去,此情此景见之无不令人感叹此地的荒凉。
诚恳而来是为寻找通向世外桃源之路,既然如此,只好归去,做一个赤松仙子隐逸罢了。松子:赤松子。古代神话中的仙人,相传神农时为一说为帝喾之师,后为道教所信奉。《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松子家”,指学仙求道雨师。的隐逸者之家,即孟浩然的隐居处。
注释
高阳池:即习家池。
朱二:孟浩然友人,生平事迹不详。
鉴赏
此诗写了习家池往日的绮丽繁华,与眼前的空寂冷落,形成鲜明的对照,其实是浩然心中的理想和眼前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写意。此诗当作于他的晚年,诗中也可见浩然仕途彻底无望之后,真正归隐的决绝之心。同时从诗中也为读者流露了如下信息:晋代的襄阳其雄盛和繁华是胜于盛唐之初的;另外就习家池而言其荒凉和破败,远非近代之事,而是唐已如斯了。
孟浩然简介
唐代·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d/file/p/7ad29e7800d83d3b47fdff8ad1de6d79.jpg)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诗(286篇)〕猜你喜欢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出自 宋代 曾几: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出自 宋代 叶梦得: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