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yán

正言


拼音zhèng yán
注音ㄓㄥˋ 一ㄢˊ

正言

词语解释

正言[ zhèng yán ]

⒈  正面的话;合于正道的话。直言;说实话。官名。指正确地说话。指话语严正。确定地说;确切地说。端正言论。

引证解释

⒈  正面的话;合于正道的话。

《老子》:“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之主,正言若反。”
河上公 注:“此乃正直之言,世人不知,以为反言。”
汉 桓宽 《盐铁论·能言》:“药酒,病之利也;正言,治之药也。”
宋 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第一表乞致仕不允批答》:“目见正色,耳闻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旷然。”
《红楼梦》第九八回:“宝玉 虽不能时常坐起,亦常见 宝釵 坐在床前,禁不住生来旧病。 宝釵 每以正言解劝。”

⒉  直言;说实话。

《管子·法法》:“人主不周密,则正言直行之士危。”
《史记·商君列传》:“武王 諤諤以昌, 殷紂 墨墨以亡。君若不非 武王 乎,则僕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
宋 梅尧臣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诗:“噤口不正言,唯能辨冬春。”

⒊  指话语严正。

巴金 《春》五:“‘三妹,人家在说正经话!你总爱开玩笑!’ 觉民 听不入耳,就正言对 淑华 说。”

⒋  确定地说;确切地说。

《易·繫辞下》:“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孔颖达 疏:“辨物正言者,谓辨天下之物各以类正定言之。”
汉 王充 《论衡·讲瑞》:“武帝 云‘得白麟’,色白不类獐,故不言‘有獐’,正言白麟,色不同也。”

⒌  指正确地说话。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呱呱遗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礼仪孔闲。”

⒍  端正言论。

《汉书·艺文志》:“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

⒎  官名。 唐 有左右拾遗, 宋 初改为左右正言,掌规谏,分隶门下、中书二省。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帝以补闕、拾遗多循默不修职业,二月乙未,改左、右补闕为左、右司諫,左、右拾遗为左、右正言。”

国语辞典

正言[ zhèng yán ]

⒈  公正而刚直的话。

《汉书·卷七七·刘辅传》:「莫敢尽节正言,非所以昭有虞之听,广德美之风也。」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时人迫胁,莫敢正言。」

⒉  职官名。唐有左右拾遗,宋初改为左右正言,主掌规谏,分别隶属于门下、中书两省 。

分字解释


※ "正言"的意思解释、正言是什么意思由起凡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只要是犯罪,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都不可能名正言顺。

2.叫进两个孩子站在他面前,脸上应是一派正言厉色,但声音略有微妙变化,变得和蔼可亲许多,“你们是要去哪里呢?”。

3.他是新英格兰的先知,又是探索者,既接受,又扬弃,秉性娴静而又终日碌碌,喜欢古板严肃,正言厉色。

4.一大帮子人众星捧月般的簇拥着陆庆赶去后堂去见他外公,刘正言还说着“这回你知道你是多少人的宝贝嘎达了吧?小舅舅我可是羡慕的很呢。

5.只要是犯罪,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都不可能名正言顺。

6.老师如法官,判案斩钉截铁义正言辞!

7.真是最令人费解的一件事,本该正经的时候大家通通不正经,结局已经注定,终于可以名正言顺不正经了,大家又通通假装正经,如果能将这假装的正经维持到最后一刻,也算可歌可泣,但大家明显没有做到。

8.办学挣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只是在目前的体制环境下不能明着说;只谈教育不谈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换言之,没有效益又如何发展!

9., 奥巴马的预算"将会使我们税法的效力大打折扣",他义正言辞,仿佛引经据典,"它会使我们的公司在全球市场下更难生存,使人们更难储蓄养老,而且它还将刺激我们的外债成倍地增长。"。

10.马大义不但不能伏诛,反而名正言顺的逍遥法外,让他怎能不憋气窝火?孙卓看着朱佑石脸色,已知道自己分析无误,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