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三分鼎足浑是梦,踪迹空留在人间。”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fēn dǐng zú
注音ㄙㄢ ㄈㄣ ㄉ一ㄥˇ ㄗㄨˊ
感情三分鼎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三足鼎立。
近义词三分鼎立
英语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横眉冷对千夫指(意思解释)
- 鼠凭社贵(意思解释)
- 自己人(意思解释)
- 见多识广(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三分鼎足的意思解释、三分鼎足是什么意思由起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十全十美 |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
十万火急 |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驰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灵。 |
势不可为 | 为:做,干。大势已去,无能为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