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的成语故事


巾帼英雄

拼音jīn guó yīng xióng

基本解释巾帼:古代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为妇女的代称。女性中的英雄。

出处《晋书》:“亮遗懿巾帼妇人之饰以辱之。”


巾帼英雄的典故

在三国纷争的时代,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出祁山,攻打魏国。魏军统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于渭南。由于看到诸葛亮远道而来,利于急战,所以司马懿采取了相持战术。蜀军多次挑战,屡次辱骂,司马懿都不肯出战。诸葛亮深知,如果这样相持下去对蜀军是极为不利的,故而发动强攻。可是无奈北魏军深沟高垒,很难取胜,可是诸葛亮又怎能甘心退兵?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派人大张旗鼓地前往魏营给司马懿送了一份“厚礼”——一大堆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钗、环、及脂粉等),还写了一封信,说司马懿太胆小了,一个大英雄,掌握那么多兵将,竟然不敢前来应战。如果他领兵出战,就是男子汉、大英雄;如果不敢出战,干脆就用妇女的头巾包上头(看到这里你会理解最初巾帼英雄是什么意思了吧),再用脂粉化妆吧!以此来讥讽证明他这个所谓的英雄只是个一般妇女而已,这是激将法。而司马懿虽然非常生气,却依然没有中计。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巾帼英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高风亮节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轻而易举 《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无妄之灾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顺口溜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些顶门杠!”
空穴来风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刑期无刑 语出《书 大禹谟》:“刑期于无刑。”
销声匿迹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拂袖而去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