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无邪的成语故事


中正无邪

拼音zhōng zhèng wú xié

基本解释中正:端庄正直;邪:邪僻,不正派。端庄正直,没有偏邪。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暂未找到成语中正无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中正无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寸丹心 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十二 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一拥而上 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捞一把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他就想再捞一把,可是越捞越深。”
下临无地 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万里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巧上加巧
白发苍苍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作贼心虚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