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秋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rì sān qiū
基本解释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年。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处南朝 梁 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一日三秋的典故
出自中国最古老的民歌集《诗经》王风‧釆葛篇:
彼釆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釆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釆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首怀念人的诗,被怀念者可能是女性。古时的歌谣很多是歌唱爱情的,因此这首诗可以当作男人思念爱人的歌词。
全诗的意思是说:我忆念中的人儿啊!她在外面釆摘葛藤,一天不看见她,就如三个月不见那样!她正在野外釆摘艾草,一天没有见她的面,就像隔了三年啊!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日三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歌功颂德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
居功自满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摇旗这样的人,平时居功自满,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常发怨言。” |
满满当当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原来银包不大,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 |
囊萤映雪 | 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
齐头并进 | 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
众喣山动 |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物腐虫生 |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
生龙活虎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
空费词说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计,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爱,未必能行,使仆空费词说耳!” |
贫贱不能移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