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厚非的成语故事
拼音wú kě hòu fēi
基本解释厚:重;非:否定。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出处《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无可厚非的典故
新朝时期,王莽推行一些改革措施,把西汉分封的各诸侯王降为平民,将周边分封的少数民族王降为侯,句町王不服,就派廉丹和史熊去攻打句町,他们强征民夫加重捐税,都大夫冯英上书劝他不要劳民伤财。王莽罢免了他,后又觉得冯英无可厚非。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无可厚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嘴里牙多 | 马力《黑牡丹》:“算啦算啦!你嘴里牙多,我说不过你。”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
大名鼎鼎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
旦夕之间 | 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不二法门 | 《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
诛求无度 |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
算无遗策 |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
繁文缛节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连编累牍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
仁义道德 |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