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落大方的成语故事


落落大方

拼音luò luò dà fāng

基本解释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暂未找到成语落落大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落落大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致远恐泥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高屋建瓴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彬彬有礼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83回:“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习非成是 西汉 扬雄《法言 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胆如斗大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广阔天地 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快心满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只图一时快心满志,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
不翼而飞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有权有势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从来有权有势的,多不得善终,都是如此。”
归马放牛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