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火执杖的成语故事


明火执杖

拼音míng huǒ zhí zhàng

基本解释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暂未找到成语明火执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明火执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门心思 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易子而教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翩翩起舞 唐 李白《高句骊》:“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疑邻盗斧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分青红皂白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来踪去迹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今番杀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问他,却也怀着鬼胎。”
飞檐走壁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作乱犯上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智者称为伐罪吊民,愚者即指为作乱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