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图之托
![负图之托](https://www.7f1.net/d/file/titlepic/chengyu31535.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托:委托。承受辅佐幼君的嘱托。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章传论》:“周章身非负图之托,德乏万夫之望。”
例子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吾身受顾命,辅相幼主,窃自揆度,才非博陆,而受姬公负图之托。”
基础信息
拼音fù tú zhī tuō
注音ㄈㄨˋ ㄊㄨˊ ㄓ ㄊㄨㄛ
繁体負圖之托
感情负图之托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托付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在此一举(意思解释)
- 解铃还须系铃人(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明若观火(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负图之托的意思解释、负图之托是什么意思由起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