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民伐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出处《宋书 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积后己之情。”
例子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diào mín fá zuì
注音ㄉ一ㄠˋ ㄇ一ㄣˊ ㄈㄚˊ ㄗㄨㄟˋ
繁体弔民伐辠
感情吊民伐罪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锄强扶弱。
近义词锄强扶弱
英语punish the tyrant and comfort the people(console the people and punish the wicke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谈笑风生(意思解释)
- 奔走相告(意思解释)
- 绿林豪客(意思解释)
- 屈指可数(意思解释)
- 斩草除根(意思解释)
- 五花大绑(意思解释)
- 所作所为(意思解释)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多谋善虑(意思解释)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诛求无度(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顾后瞻前(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吊民伐罪的意思解释、吊民伐罪是什么意思由起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物尽其用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富贵骄人 |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