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功诵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称:称道;功:功绩;德:德行。颂扬功绩和德行。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但凡下人,肚肠极是窄狭,得了须微之利,便极口称功诵德,欢声溢耳。”
例子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一回:“这表章无非是称功诵德,没甚大关系,便各各逞才,极其精工富丽。”
基础信息
拼音chēng gōng sòng dé
注音ㄔㄥ ㄍㄨㄥ ㄙㄨㄥˋ ㄉㄜˊ
繁体稱功誦惪
感情称功诵德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赞扬人。
近义词歌功颂德、称功颂德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小人得志(意思解释)
- 稀里哗啦(意思解释)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释)
- 聋者之歌(意思解释)
- 物腐虫生(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材轻德薄(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十八层地狱(意思解释)
- 弊多利少(意思解释)
- 忧愤成疾(意思解释)
- 微故细过(意思解释)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思解释)
- 蓬头垢面(意思解释)
- 人非草木(意思解释)
- 斗筲之器(意思解释)
※ 称功诵德的意思解释、称功诵德是什么意思由起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鸣锣开道 |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轮扁斫轮 |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
轮焉奂焉 |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物尽其用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书不释手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
留恋不舍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