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削褒贬
![笔削褒贬](https://www.7f1.net/d/file/titlepic/chengyu42693.png)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出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基础信息
拼音bǐ xuē bāo biǎn
注音ㄅ一ˇ ㄒㄩㄝ ㄅㄠ ㄅ一ㄢˇ
繁体筆削褒貶
感情笔削褒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修改文章。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倒悬之急(意思解释)
※ 笔削褒贬的意思解释、笔削褒贬是什么意思由起凡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丝不苟 |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
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全科人儿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食不充口 | 见“食不餬口”。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随俗雅化 |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