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
注音ㄍㄨㄥ ㄦˇ ㄨㄤˋ ㄙ,ㄍㄨㄛˊ ㄦˇ ㄨㄤˋ ㄐ一ㄚ
感情公耳忘私,国耳忘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近义词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心有余而力不足(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鉴影度形(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时易世变(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公耳忘私,国耳忘家的意思解释、公耳忘私,国耳忘家是什么意思由起凡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安内攘外 |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莫衷一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自命不凡 |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